摘要:温庭筠儿子屡试不中,大醉后在城墙上写下一首千古名作,终被赏识
温庭筠的名字放在浩然磅礴的唐朝诗坛之中,是有些小家子气,但其写下的诗歌却足以撑起大唐的面子。他的诗歌秾艳精致,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他的词作文色生情,被尊为“花间词祖”,又与韦庄并称“温韦”。两个并称都居于前者,可见温庭筠实力之强。拥有得天独厚的诗词歌赋技能,在那个文艺至上的年代本该能活色生香,可惜温庭筠的仕途生涯却一直臭烘烘的,究其原因是他恃才傲物,狂放不羁。
李白轻狂天下第一,可人家也能俯下腰杆为杨玉环写诗。温庭筠却不然,他有李白的几分张狂,也有李白的相似诗才,却没有李白的好运气。温庭筠曾多次公然写诗嘲讽王公权贵,早就被考官们拉入了黑名单,所以一直未能中第。走投无路的温庭筠只能偷偷替人代考,以此获得些稿酬,可惜这样子更让审考官怨恨不已。
要说这诗才能遗传我们也信了,可是这被小人算计也能遗传,就有些神奇了。类似的事情就发生在温庭筠的儿子温宪身上。温宪继承了父亲擅于讽刺的风格,写了不少暗讽当权者的诗文,因此当其参加应试时,考官们都或多或少地掺杂点个人情绪进去,有意无意地不使温宪中进。看起来,温庭筠父子是同病相怜。
他翻阅几度榜文,都未曾翻到过自己的名字,终于几次下来,温宪彻底爆发了。他无奈,他激愤,他怅然若失,回到崇庆寺的温宪决定大醉一场,将几年的不快一饮而尽。大醉之后,温宪还是觉得不过瘾,于是他研磨笔墨蘸上毛笔,即兴就在城墙上挥洒下一篇经典之作。谁曾想,就是这首诗,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
《题崇庆寺壁》唐·温宪
十口沟隍待一身,半年千里绝音尘。
鬓毛如雪心如死,犹作长安下第人!
一家十口吃不上喝不上,在故乡等着我金榜题名,我来到长安已经半年,家中老小毫无音讯。我的发鬓发白,心如死灰,可是还在为登第而困居长安城!温宪这首诗写得十分感人,不仅将家底展露无遗,借此感叹自己漂泊无依的身世,也表达了自己多次落第后的悲愤心境,令人读之不禁怅然。
前面说到,这首诗改变了温宪的人生轨迹,这要得益于一位识人伯乐——郑延昌。温宪写下此诗不久后,大官人郑延昌就拖家带口到崇庆寺上香拜佛,闲暇之际也浏览一下墙上文人们留下的墨宝。当郑延昌读到这首诗后,眼中也是辍泪两行,他又看到落款是“温宪”,知道这正是大诗人温庭筠的儿子,想不到竟沦落至此!
郑延昌回到京城后,立刻向负责应试的主考官举荐温宪,终于温宪得以中了进士。但是这还没完,要说人一旦走了狗屎运就会一直踩下去,郑延昌打开了温宪的幸运之门,紧随其后还有更多的贵人纷纷赶来。
当时有一位叫李巨川的词人非常欣赏温宪,也很可怜其被人陷害的遭遇,因此特意写了一篇文章给皇帝唐昭宗,说温庭筠当时就是因为受到不公平待遇才郁郁而终,可不能让他的儿子再重蹈覆辙啊!唐昭宗看了后亦深感同情,再加上宰相在一旁帮扶,昭宗更加内疚,于是便委任温宪为郎中。
怀才不遇在古代可谓再平常不过,可温宪却能凭一首墙上诗重启人生,不得不说是一种难得的幸运。或许这也正验证了那句话“埋头苦干,莫问前程”,终有一天,当你抬头的时候就能看见,胜利就在前方。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
近段时间,居民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意愿持续高涨,不少接种点现场都出现了排长队、人员聚集现象,也存在未预约成功就到接种点现场接种的情况。
由“科幻电影新教父”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IMAX...
古装传奇爱情剧《安乐传》是由成子瑜执导,迪丽热...
近日,湖熟街道绿杨村网格员为村内的危房村民张贴...
6月21日,湖熟街道钱家村组织网格员上门为辖区内的...
由杜淳、袁姗姗主演的家庭情感剧《妻子的新世界》...
5月17日,横溪街道横溪社区开展了以“参与扶残助残...
Copyright ©jujiaojiangs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安备320118920180923号
本网版权所有:江苏涵泰新媒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