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苏·旅游
国内旅游 出境旅游 旅游攻略

水韵江苏摄影团摄影小分队走近句容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来源:供稿 编辑:凌燕 发布时间:2019-10-10 11:00

摘要:水韵江苏摄影团摄影小分队走近句容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举国同庆新中国70周年华诞前夕,在宁的水韵江苏摄影团12名摄影师,有幸参加了由句容文化旅游局举办的“山水田园,福地句容2019全域旅游秋之韵采风行“活动,深感荣幸。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水韵江苏摄影团的12名摄影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达人”、写作高手、摄影大咖们一道先后深入句容的多个景区采风,一起感受山水田园风光,一起切磋摄影艺术,可谓收获满满。


9月29日上午,采风团驱车来到了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景区——赤山湖。


采风团的团员们首先参观了赤山湖湿地公园科普展,然后用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乘坐“小火车”,参观游览了赤山湖景区。


时值仲秋,天高云淡,凉风习习,“小火车”行驶在湖面广阔堤岸上,大家感到十分惬意!



但见随处是河流环绕、滩涂交织、岛屿点缀……透过航拍摄影师的镜头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景色一览无多遗。镜头里的湖泊、河流、草本沼泽、鱼塘、水稻田等映入眼帘,处处呈现着“山水田园,福地句容”秋日旖旎。


据了解,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共分为三大板块:赤山湖湖区、花兰墩、白水荡。这里形成了“湖面广阔、河流环绕、滩涂交织、岛屿点缀”的生态格局。



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生态型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旨在恢复秦淮河上游湖泊湿地,进一步完善赤山湖湿地的防洪、净水、鸟类栖息地等功能,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湿地科普教育基地和休闲场所。


赤山湖是六朝古都南京母亲河——秦淮河的源头,她东南有著名的道教圣地茅山,山峰峻峭、洞天争奇,素有道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之称;西北有我国佛教“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其“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被世人称奇。而流淌于两山之间的那一条水脉,终汇于西南一隅,成为秦淮河上游最大的天然湖泊,同时也成为秦淮河的主要源头。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300万年前第三世纪的中期至后期地壳里喷出一股炽热的岩浆,造就了江南的一座小山,此山因由丹赤的砂岩形成,故后人称之为赭山、丹山、绛岩山或赤山。太玄真人内传日:“大江之东,金陵地左有小泽。”梁时隐者陶弘景云:“小泽即丹湖也。”湖随山而得名丹湖、赭湖、绛沿湖、现称之为赤山湖。



《二十五史》记载“句容,江宁府东,南有茅山,北有华山,秦淮水源于此。” 因此,赤山湖也被誉为“秦淮第一湖”。 相传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伐越成功,尽取吴地,溯流而上,渡过赤山湖,登临勾曲山祭祀山川,在华阳洞藏金,“金坛百丈”。楚威王在石头山筑城,因地接“华阳金坛之陵”,故定名“金陵邑”。



专家考证,汉代以前,赤山湖曾是句容、江宁、溧水交界处的一片天然湖荡。西汉神爵年间,太守张渤治赤山湖,拉开了赤山湖人工治理的序幕。东汉吴赤乌二年,吴帝孙权为治理都城建邺的水患,在此“筑赤山塘,立磐石,以为湖水疏闭之节”。《三国志》有载:赤乌八年八月,遣校尉陈勋将屯田及作士三万人凿句容中道,自小其至云阳西城,通会市,作邸阁。上下共十四埭,号破冈渎,距今已有1771年历史。这也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一条人工梯级运河。历史上的赤山湖以她独特的地理条件,连接着太湖和秦淮河两大水系,形成句容独特的秦太运渎文化,从六朝至隋唐存续已500多年历史。


一湖碧水,一座丹山,秦淮文脉千年传。


赤山湖不仅滋润着驰名中外的秦淮文化,更孕育出灿烂的史前湖熟文化。


因湖而熟,沿湖而下,灿烂的湖熟文化以赤山湖为源头,传播至南京,深深地根植于秦淮河两岸。1959年史学界正式命名“湖熟文化”,与“河姆渡文化”齐名,她代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5000年的灿烂文明。(图/文 朱旭先)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

相关新闻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慰问暖人心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

在第33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给困难残疾人带去关爱与慰问,2023年5月19日,横溪街道安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