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中国铁路史,人们大多会想到京张铁路,这段铁路由詹天佑修建,被称为中国的第一条铁路。
说起中国铁路史,人们大多会想到京张铁路,这段铁路由詹天佑修建,被称为中国的第一条铁路。然而在它建成20多年前,我国其实就已在英国人的帮助下建成了唐胥铁路,京张铁路之所以称第一,是因为它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修建的。中国铁路源头博物馆记录了唐胥铁路,乃至整个中国铁路发展的曲折历程,也讲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近代史。
博物馆位于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时尚文化休闲区”内,是开滦矿山公园的一处“新景区”,2018年正式开馆。

1881年,开平矿务局修筑了从唐山至胥各庄的运煤铁路,这是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同年制造出“龙号”蒸汽机车。回望近代中国,纷繁的画面中充斥着各种工业设施的身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一条条向远方无限延伸的铁路。古老而缓慢的帝国,正是沿着铁路走向了新的世界。
随着唐胥铁路延展,中国建成了连接关内外的京奉铁路大动脉,逐渐形成全国铁路干线网。百余年间,这个特殊的交通角色在岁月和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历史遗产,像一串串珍珠,闪耀着迷人的光环。
唐胥铁路1.435米轨距成为中国铁路建设标准,它制定的铁路管理制度,成为中国铁路管理的蓝本。
1.435米轨距的最终确定同样一波三折。出于经济考虑,当时大多数人主张采用窄轨距或日本轨距。主持修建铁路的英籍工程师金达认为唐胥铁路“一定要成为他日巨大的铁路系统中的一段”,坚持要用1.435米的英国轨距。最终,李鸿章接受了金达的意见。这个决定,使中国铁路在与世界铁路“接轨”的问题上少走了弯路。
图中为在颐和园内建造的供慈禧和光绪帝乘坐游玩的铁路火车,靠人力拉动前行。崇洋媚外的慈禧从来没有想过,真正的火车是无法用园子困住的,它应该是一条能够飞速跨越大地山川的钢铁巨龙。
博物馆内的京奉铁路巨型沙盘复建出沿途诸座火车站,每一站都有各自的特色,每一站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精巧细致的模型打造出一个微观而逼真的火车世界,让人不由自主便盯着在上面往返的火车,很久很久。
有人说,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是一部屈辱史。但博物馆这些丰富的史料和藏品足以证明,中国近代铁路史绝不仅仅是“屈辱”那样简单。
唐山,中国铁路开始的地方,在这里,中国人开始尝试离开马车,听火车车轮与铁轨撞击出中国交通历史上的强音。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