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苏·旅游
国内旅游 出境旅游 旅游攻略

海口奇景:龙塘蛇桥浮春水 一年仅现三个月

来源:搜狐 编辑:月光 发布时间:2019-03-25 12:28

摘要:海南母亲河南渡江的下游有一条支流名曰美味河,美味河畔的海口市龙塘镇国仓村自古就在河上用当地火山岩修建了一座弯弯曲曲石桥,形如蟒蛇,被称为“蛇桥”。

人民网海口3月25日电(吉羽、孟凡盛)海南母亲河南渡江的下游有一条支流名曰美味河,美味河畔的海口市龙塘镇国仓村自古就在河上用当地火山岩修建了一座弯弯曲曲石桥,形如蟒蛇,被称为“蛇桥”。数百年来,蛇桥只在冬末春初的枯水期才浮现水面,村民踏桥前往田洋劳作;其余时候部分桥面淹没在水下,河岸成为临时渡口,人们泛舟出行。近日,人民网海南频道记者通过图片、视频记录难得一见的蛇桥全貌,并探寻古桥由来。



龙塘镇坐落于琼北羊山火山熔岩地区,因此整座蛇桥均由火山岩堆垒而成,长约200米,宽约1.5米。虽然已有500余年历史,蛇桥也仅有新旧沟田洋一侧近50米长的桥面有破损。国仓村一侧的桥口绑浮着几艘木舟,正是雨水季节的出行工具。


为何在这里有一座石桥?又为何建造成蛇形状?每位慕名而来的游客都会有这两个疑问,解开这些疑问还要从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明代丘濬说起。据介绍,明成化六年(1470年),在京身居要职的丘濬回乡为母守孝时听闻,当地地主长期对美味河进行堵截,将河水用转车引向自家地势较高的农田进行灌溉,造成河水上涨时淹没了新旧沟田洋低处不少农田。于是,丘濬召集地主商量合理的解决方法:每年年末春初,南渡江水位较低时,位于低处的农田开始耕作;进入夏末秋初,当南渡江水位开始上涨后,位于高处的农田再开始种植稻田,两方互不干扰。随后,丘濬带领村民修复农地,修建石道、石桥、渡口。就地取材的火山岩垒成石桥由于缝隙大,在用于村民出行的同时,还利于河水流过。而石桥建造成弯曲蛇形,能最大程度地分散河流对桥的冲力,这也是蛇桥历经500余年,仍服务一方百姓的秘诀。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

相关新闻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慰问暖人心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

在第33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给困难残疾人带去关爱与慰问,2023年5月19日,横溪街道安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