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苏·旅游
国内旅游 出境旅游 旅游攻略

被印在柬埔寨国旗上的建筑,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

来源:搜狐 编辑:月光 发布时间:2019-09-11 17:00

摘要:吴哥寺原始的名字是VrahVishnulok,意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因占地面积比通王城小得多,俗称小吴哥,梵语意为“寺之都”。

如果将吴哥古迹比作王冠,吴哥寺无疑是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最大最宏伟的庙宇之一,直接展现在柬埔寨国旗上,成为柬埔寨的国家标志。


吴哥寺原始的名字是VrahVishnulok,意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因占地面积比通王城小得多,俗称小吴哥,梵语意为“寺之都”。


整个吴哥古迹群包括大吴哥和小吴哥,其中小吴哥是最大而且保存得最好的建筑,狭义上的吴哥窟指的就是这里。



12世纪中叶,真腊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定都吴哥,为国王加冕的婆罗门主祭司地婆诃罗为国王设计了这座国庙,用以供奉毗湿奴,从而举全国之力,花费了大约35年才建造完成。在元代地理学家周观达所著的《真腊风土记》中,称吴哥窟为“鲁班墓”,又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可见吴哥寺乃皇陵。


饶有意思的是,吴哥寺虽然并不是为佛教建立的殿堂,但由于国王信奉佛教,所以陵墓的建筑风格带有高棉民族风格的佛教艺术色彩。


吴哥寺的堂、佛塔及其附属建筑之间均有阶梯、扶栏、柱廊相连,整个石窟有佛像、莲花及其他人物1800多件,是东南亚最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与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


吴哥寺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


也就是说,台基、回廊、蹬道、宝塔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建筑群,规模宏大,比例匀称,设计简单庄严,细部装饰瑰丽精致。并且,全部建筑用砂石砌成,石块之间无灰浆或其它粘合剂,仅靠石块表面形状的规整以及本身的重量彼此结合在一起。


当时的工匠可能没有掌握券拱技术,所以吴哥寺并没有大的殿堂,石室门道均狭小阴暗,艺术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外部。


若是从高空俯瞰,其整体布局则一目了然: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正中的建筑乃是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从护城河、外郭围墙到中心建筑群,以横贯东西方向的中轴线为中心,呈现准确的镜像对称甚至广场,大道中轴线上南北两个藏经阁、两个水池,也对称地分布在两边。


一般而言,世界上所有的庙宇都是坐西朝东,唯独吴哥寺与众不同,坐东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


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矗立着五座宝塔,如骰子五点梅花,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四隅,另外一个较大,居于中央,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游廊,彰显出寺庙的连贯性。


吴哥寺除了建筑艺术令人惊叹外,浮雕艺术同样值得称道,丰富多彩,精美绝伦,主要取材于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东墙是“乳海翻腾”的传说,叙述毗湿奴的故事,北墙是毗湿奴同天魔作战的故事,西墙是“神猴助战”,南墙则是高棉人与入侵者的战斗情景。


此外,小吴哥日出亦是一大亮点,寺庙北侧的莲花池畔为观赏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能将阳光浸染下的吴哥寺及其在水池中的倒影尽收眼底,成为无数游人魂牵梦萦的所在。


吴哥王朝虽然早已不复存在,但吴哥寺却依然绽放光彩,以艺术之名,将历史照进现实,定格成永恒,带给人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

相关新闻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慰问暖人心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

在第33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给困难残疾人带去关爱与慰问,2023年5月19日,横溪街道安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