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苏·企业
人物 文化 教育

退休老教师捐出毕生积蓄 留遗嘱捐房产继续助学

来源:腾讯大苏网 编辑:月光 发布时间:2019-04-17 15:50

摘要:4月14日,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退休老教师周映芳与世长辞。一年多前,周映芳老人将自己的毕生积蓄30万元全部捐出,用来帮助贫困学生,如今老人走了,但她的助学行为还在继续。

(通讯员 王燕 曹奕 记者 陆文杰)4月14日,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退休老教师周映芳与世长辞。一年多前,周映芳老人将自己的毕生积蓄30万元全部捐出,用来帮助贫困学生,如今老人走了,但她的助学行为还在继续。记者在老人的遗嘱中看到,她要求将自己的生前住房变卖出售,房款全部并入助学基金,甚至还提出将自己的丧葬费余款也并入助学基金,老人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



周映芳老人的遗嘱


周老师走了,遗嘱中要求把房产变卖继续助学


4月14日,101岁的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退休老教师周映芳静安详地离开了。4月16日早晨,记者赶到殡仪馆时,看到30多名老师、学生、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已经在现场,他们都是自发赶过来的,作为身边人的代表最后送别周映芳老人。


“周老师一生爱岗敬业,她身边的人不无不常怀敬佩之心、感激之情,她就是局小的一面旗帜。”常州市局前街小学李伟平校长听闻周映芳老人离世噩耗,本在武汉开会的他连夜赶回常州,并为周老书写挽联:“慈心待人人遗映象,善行济世世留芳名”,横批“慈善映芳”。


“我现住的花园新村一套住房,由家属与局小商量,将该房屋出售,房款全部并入助学基金。我死后丧葬费余款,也并入助学基金。”在周映芳老师的遗嘱中大家发现,虽然老人离开了,但她的助学行为还在延续,希望在自己离世后把房产变卖后用来助学。


“真的很感动,没想到周老师即使离开了我们,还是在继续支持着她心爱的教育事业。”现场一名教师代表说。


乐于助人,曾捐出毕生积蓄30万元资助困难学生


据了解,周映芳老师一生节俭,负责照顾周映芳的护工曾经陪老人去老房子里看看,老人家的节俭程度让她吃了一惊。“家里的摆设十分简陋,灯泡瓦数低得吓人,勉强满足最基本的照明需求。”对此,老人解释说,因为年轻时穷怕了,所以要节约一点,存点钱养老。


老人生活上节俭,但是捐起钱来却一点不含糊。周映芳老师觉得自己晚年生活有了保障,近10年来,她都在陆续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每个月一拿到退休工资,老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花园新村居委会,捐出自己部分工资,帮助社区里生活困难的家庭。


2017年9月23日,在常州市公证处工作人员公证下,周映芳老师将毕生积蓄30万元捐赠给了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这笔钱将按照每人5000元的标准,分批帮助家庭贫困的大一新生。


周映芳老师生前曾表示:“一个人不怕穷,但要有志气,很多寒门学子都很有志气的,尤其是在念书时会更勤奋。”她希望能把毕生积蓄留给爱学习的贫困孩子们,帮他们一把,让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


家人:她一生热爱教育事业


“我姑姑新中国成立时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她的一生都重视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周映芳老师的侄子周铁告诉记者,年少时周映芳成绩优秀,却因为家里太穷,不得不放弃继续读书,成为一名幼儿教师,并用收入供两个弟弟念书。在她的支持下,两个弟弟一个成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博导,另一个成了国内知名的水利工程师。



周铁介绍,他们几个小辈定居北京,周映芳老师膝下没有子女,多年前丈夫去世后,在常州并没有亲人,平时去看望最多的是局前街小学的师生们。“局前街小学的师生们每个月都会去看望姑姑,送去她爱吃的饭菜,孩子们还专门为她表演节目,读诗,她很喜欢孩子们。”


对于周映芳老师捐出房产继续用于助学的遗嘱,周铁和家人们都表示支持,充分尊重老人的遗愿,将会与局前街小学的工作人员一起商量后处理此事。


学校:2000多师生缅怀送别周老师



4月16日,在局前街小学的操场上,2000多名师生表情严肃,集体默哀,缅怀送别周映芳老师。李伟平校长介绍,周老师一生从事教育,热爱学生,爱岗敬业给局小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周老师怀有一颗慈善之心,帮助贫困学生圆大学梦,让他们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用知识来建设国家。周老师对教育的热爱,以及她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特别值得青年一代学习。


“去年我们给周奶奶过生日时,她的床头案边摆放着一大叠报纸。她的眼睛花了,可是坚持每天用放大镜阅读报纸,她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什么是‘活到老,学到老’。周奶奶的自觉学习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她的乐于助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局前街小学一名学生代表说道。


“局小生命关怀理念的提出是有土壤的,是有根的。每一个在局小工作的老师对孩子都是有情怀的。学校将大力弘扬周映芳老人的精神,让更多的老师受到感染,将更多的爱给身边的孩子。”李伟平校长表示,周映芳老师的精神将激励着每一个局小人。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

相关新闻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慰问暖人心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

在第33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给困难残疾人带去关爱与慰问,2023年5月19日,横溪街道安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