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他主动申请参加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乡村流动课堂”志愿者服务项目,腾出家中两间房屋作为学生教室,将屋前院子改造成学生活动中心,并担任临时班主任,照管孩子,彰显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风采。
徐有银:将自家房屋作为学生课堂
2013年,他主动申请参加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乡村流动课堂”志愿者服务项目,腾出家中两间房屋作为学生教室,将屋前院子改造成学生活动中心,并担任临时班主任,照管孩子,彰显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风采。
他就是今年66岁的六合区马鞍街道黄岗社区阮郑村村民徐有银。
马鞍街道是六合区面积最大的街道,且丘陵山区居多。2013年10月,马鞍中心小学为解决全校近70%的学生因路途遥远、出行不便造成的上课难,根据这些学生的家庭住址,先后建立玉王、巴山、阮郑和孙井4个“乡村流动课堂服务点”,动员40余名青年教师成立“教师志愿者服务队”。这一举动深受学生家长欢迎。
“可当时阮郑站点无法找到合适地点安排教室,只能在村民院子临时给几十名孩子上课。”学校负责人告诉记者,正在老师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两位老人主动向学校提出,将自家房屋作为课堂。他们就是徐有银夫妇。
徐有银对老师说:“让孩子去我家吧,我可以腾出两间屋做教室,我的家以后就是孩子的课堂!”在场的老师和孩子家长都很感动。
就这样,徐有银的家成了阮郑站点的教室,老师和孩子再也不需要走村串户更换上课地点了。
不久前,马鞍中心小学党支部开展党员走基层实践活动。徐有银得知后,主动要求参加这一活动,并主动要求担任家里这个班的班主任。
记者 许震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