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苏·企业
人物 文化 教育

非遗传承人葛才金:3万次锤打,金箔仅厚0.11微米

来源:南报网 编辑:月光 发布时间:2018-10-15 10:22

摘要:53年前的一个冬天,南京江宁杜村,有一个小男婴出生,父亲给他取名葛才金,这个名字似乎注定着这孩子与金子有着不解之缘。

金箔锻制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葛才金:

3万次锤打,金箔仅厚0.11微米  

53年前的一个冬天,南京江宁杜村,有一个小男婴出生,父亲给他取名葛才金,这个名字似乎注定着这孩子与金子有着不解之缘。

葛才金,我市金箔锻制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是本期身边的南京工匠人选。他从事金箔工艺已有30多年,能手工将金叶锤打成0.11微米厚的金箔,而且不破碎、无沙眼。近日,记者来到南京金陵金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金箔生产车间采访了葛才金。

南京是中国金箔的发源地,始于东晋,已有1700年的历史。“南京金箔是经10多道工序锤炼而成。其中打箔最为辛苦,须把一块金‘疙瘩’打成0.1微米左右的薄片。两个人面对面打,要打几万次。”葛才金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唯一传承这一衣钵的江宁金箔锦线厂遭遇严重危机,金箔锻制技艺后继无人,面临失传。此时接手的厂长江宝全施行了多项改革措施,培养金箔绝技传承人就是核心措施之一,葛才金因此迎来了自己的人生机遇。他经厂方考察后,成了金箔锻制学徒工中的一员。这批共招了6人,他是现今唯一的坚守者。

做学徒时,葛才金每天凌晨3点多就起床,练两三个小时的基本功,俗称“滑膀子”,这是锤金箔的动作。刚开始练习那会儿,手臂、脸经常被划伤。

基本功练了好几年,葛才金才开始拿锤子锤打金箔。“前期的基本功练习,是为了铁锤能不偏不倚、不轻不重地锤到点子上。基本功不到位,很可能把乌金纸锤烂、把金箔锤破。”葛才金边锤边说,7斤重的铁锤,那时每天要锤3万次左右,非常耗体力。

“这样一锤又一锤,一包金箔1920片,两个师傅轮流锤打3万次,金箔才能薄如蝉翼、软似绸缎。”葛才金说,一张金箔出来的厚度仅有0.11微米,民间流传,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覆盖一亩三分地,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打箔的功夫。

参观车间时,葛才金拿出两片夹着金箔的乌金纸向记者展示:“这个乌金纸是我们自己研发的,过去国内的乌金纸都依赖进口。”锤打金箔时,要用乌金纸包着金叶锤,乌金纸是金箔锻制技艺中的关键辅材。

当年研发乌金纸时,葛才金是团队的主力。“一开始做出来的乌金纸,我锤不了几次就破了,要么就是打了不延展……后来我反复试验,多次提出修改意见,最终做出了一款性能优越的乌金纸。”葛才金说。

葛才金打金箔打了好几年后,厂里开始尝试用机械打金箔。几年前,公司又开始开发全自动的打箔机器人,作为生产骨干的葛才金也参与了研制。“我主要给编程的工程师提供数据,反复试验并不断更改。”葛才金告诉记者,目前机器人已经研制出来,还在不断优化数据。“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技艺不能丢,但我们还要不断创新,才能让南京金箔走得更远更久。”

尽管现在已是机械打金箔,但葛才金认为,传统技艺需要传承,他想把打金箔的手艺传给年轻人。葛才金说,现在他还在继续寻找好苗子,把手艺传下去。             

记者 许琴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

相关新闻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慰问暖人心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

在第33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给困难残疾人带去关爱与慰问,2023年5月19日,横溪街道安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