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苏·企业
人物 文化 教育

芳婆:从叫卖蒸儿糕到代言名小吃

来源:南报网 编辑:灵儿 发布时间:2018-12-19 11:36

摘要:芳婆:从叫卖蒸儿糕到代言名小吃

芳婆:从叫卖蒸儿糕到代言名小吃


讲述人:南京芳婆糕团店创始人 史芳婆


我出生在南京溧水,今年64岁了。1978年,我从卖蒸儿糕开始,一步一步有了自己的早点摊。这么多年,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叫我“芳婆”,也许是我用自己的名字注册了芳婆糕团店,大家觉得叫着亲切吧。我自己也没有想到,在王府大街这糕团一卖就是40年,并成了南京美味小吃的代表之一。


我的糕团店在新街口地区王府大街上,主要经营酒酿元宵、糖芋苗、麻团这些特色小吃。不过,上世纪70年代,王府大街并不存在,而是一条较窄的柏油马路,叫三茅宫。如今这里拓宽了马路,每天车水马龙,我的店铺也从当初的只有几个平方米,扩展到如今的近50个平方米了。


前不久,我还入选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南京发展图片展“百姓富”展区。真心感谢改革开放,让我赶上了好时代,过上了好日子。


1977年,我公公瘫痪卧床,婆婆突患脑溢血住院治疗,因为丈夫要留在老家种田,我便只身从溧水和凤来到南京侍奉公婆。那时,我们一家5口人居住在三茅宫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我打了三年地铺。


当时,家里有两个要伺候的老人,日子过得很苦,政府特批让我做点小生意,每月还给我们8块钱的补助,帮助我家渡过难关。每天,我半夜两点起床干活,白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蒸儿糕,晚上快到11点才能休息,艰难地维持一家生计。后来,家里老人去世了,我选择了留在南京继续经营早点摊,一做就是40年。


我是农村来的,从小也没上过学,都是放牛种田,结婚后到南京这边来,也不会做生意。最穷困的时候,是邻居送来的煤票、米证帮我坚持了下来。要是没有政府人员、街坊邻居甚至热心顾客的帮助,我早就回农村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南京人富起来了,我的生意也开始红火起来。人们的钱包鼓起来了,来买糕团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后来,在街道的帮助下,我拿到了营业执照,有了自己的门面,还注册了商标。


40年过去了,现在的芳婆糕团店已经成了南京民间小吃的一张名片,虽然有时候顾客要排队,每天的客人仍然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一些扬州、泰州、盐城的顾客组团过来,专门购买南京小吃的“芳婆味道”。


我是做小生意的,知道普通人生活不易。一旦遇到天灾人祸,更难挺过去,如果有人拉一把,就能渡过难关。所以,我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后,就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在我们店里,现在有近30名员工,绝大多数是下岗职工和农村进城打工的四五十岁的女性。我听说,市慈善总会帮我统计了一下,10多年来,我已累计捐赠38万元,帮助困难群体。(记者 马道军)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

相关新闻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慰问暖人心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

在第33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给困难残疾人带去关爱与慰问,2023年5月19日,横溪街道安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