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苏·企业
人物 文化 教育

50岁女儿给79岁妈妈买花灯:现在我给你买灯

来源:腾讯大苏网 编辑:安琪 发布时间:2019-02-18 09:42

摘要:2月17日,躲了多少天的太阳,难得露了一下脸。再过两天就是元宵节,又是中小学生开学前最后一个周末……诸多因素加到一起,让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里,夫子庙格外热闹。

(记者 蔡梦莹 宋经纬/文 牛华新/摄)2月17日,躲了多少天的太阳,难得露了一下脸。再过两天就是元宵节,又是中小学生开学前最后一个周末……诸多因素加到一起,让刚刚过去的这个双休日里,夫子庙格外热闹。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夫子庙逛灯市、赏花灯。记者了解到,这个双休日超过50万人涌入夫子庙,感受浓浓的年味。


小时候,你带我看花灯;长大了,我给你买花灯


“在我小时候,夫子庙的灯市上就已经有摊贩卖荷花灯了,我几乎每年都要来。”今年79岁的杜奶奶,一手挽着50岁的女儿许阿姨,一边告诉记者。上午11点多,住在鼓楼区的两人搭公交车来夫子庙赏灯、买灯。“怕晚上看灯的人太多,老人的身体吃不消,我们都是白天来。”记者注意到,她的手上还提着一个传统荷花灯,这是女儿买个妈妈的礼物。杜奶奶告诉记者,自己1940年出生,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过年就在夫子庙看花灯、买花灯。后来,自己结婚生子,带着一家子来逛灯会。许阿姨接过话茬:“小时候,她给我买花灯,等我长大了,变成了每年给我的下一代,也就是她外孙买花灯。”



50岁的女儿给79岁的妈妈买花灯


如今,外孙已经二十多岁了,不太玩花灯。但每年,杜奶奶都会和家人一起来看灯赏灯,再捎带一个花灯走。“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回去。没买花灯,元宵节好像就不完整了”。这次,她们又挑了一盏传统荷花灯,女儿掏钱买了下来。可杜奶奶执意要把花灯挂在女儿家客厅的吊灯下,给全家增添一些过年的气氛。”


刚好也是开学前最后一个休息日,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逛灯市。市民李小姐和丈夫都是南京人,女儿“喜羊羊”3岁多,这是她第一次逛灯会。“小时候,爸妈带着我们买花灯,现在,我们带着孩子来,特意选了这种手工的荷花灯,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吧。”



3岁多的“喜羊羊”第一次逛灯市


灯市:今年春节雨雪多,买灯的热情不少


江苏省非遗传承人陆有文告诉记者,今年,他推出了包括传统荷花灯、兔子灯、生肖猪灯在内的10多个品种,共两三千个花灯。今年春节天气多雨雪,对花灯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过,现在喜欢传统艺术的人越来越多,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如今销售已经接近尾声,“可以说是卖了98%,怕人买不到空跑,还有工人在赶工。”记者注意到,一些花灯展区已经销售一空了,提前收摊了。


记者了解到,因为元宵节前后看灯的人太多,为了安全秩序的考虑,一般来说,正月十三、十四、十五这几天的灯市会提前结束,摊主们会在下午3点前收摊。喜欢花灯艺术的市民,要提前一点了。


火爆:双休日近40万人涌入夫子庙,小吃摊一分钟能卖5串糖葫芦


历届秦淮灯会,最热门的打卡地非夫子庙莫属。2月17日,距离正月十五还有2天时间,但夫子庙的人流量已经不断攀升。下午3点多,记者看到从中华路至夫子庙正门已人流不息,路口的信号灯时间都不够一次放行所有市民,大人孩子们手上抓着大大小小的花灯,元宵灯会的气氛已经被烘托起来。


沿街卖糖葫芦、卖小吃的商店生意也格外好。夫子庙门前的一家小吃商铺老板告诉记者,正常营业日糖葫芦一天能卖30至40根左右,到了灯会期间,一天上百不是问题。“一般人最多的两个时间段就是下午4点和晚上7点到8点,花市收摊、花灯赏完,小朋友买到了心怡的花灯,总要吃点东西。这两天人流上来了,最高峰的时间一分钟能卖出五六串糖葫芦。”老板指着旁边卖炸串的店铺说,炸串、火腿肠更好卖,晚上几乎都有人在门口排队等着买。


作为花灯的衍生品,电子气球、电子花灯也十分热销。夫子庙地铁站外,不少小朋友看到电子花灯走不动路了,买花灯的小贩告诉记者,近两天人流量特别大,几分钟就能卖出去一盏花灯,兔耳朵、电子气球是小朋友的最爱,有的同行一晚上能卖出去几十个电子气球。


记者了解到,2月16日,夫子庙景区全天客流量达到了25.2万人次,2月17日截止到下午5点,客流量已经达到了14万人次。两天算下来,至少有50万人涌入夫子庙,足以可见市民对一年一度秦淮灯会的热情了。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

相关新闻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慰问暖人心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

在第33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给困难残疾人带去关爱与慰问,2023年5月19日,横溪街道安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