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苏·企业
人物 文化 教育

春天是桃花的季节。 盛放的桃花如云霞般明艳,占尽春光。 它是报春的使者,苏轼有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它是春天最绚丽的色彩,就像王维所言“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它营造了人间

来源:腾讯网 编辑:凌燕 发布时间:2020-04-17 15:23

摘要:春天是桃花的季节。盛放的桃花如云霞般明艳,占尽春光。

春天是桃花的季节。


盛放的桃花如云霞般明艳,占尽春光。


它是报春的使者,苏轼有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它是春天最绚丽的色彩,就像王维所言“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它营造了人间仙境,正如李白所言“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它还是浪漫爱情的见证者,“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为桃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赞歌。


尤其是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更是让其成为无数文人心中的一片乐土。


陶渊明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唐朝的另一诗人,也曾写下一首七言绝句,只有短短四句,却堪比《桃花源记》。



这首诗后来还入选了《唐诗三百首》,作者是盛唐著名的书法家张旭。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众所周知,唐朝有三绝,一是李白的诗歌,二是裴旻的剑舞,三就是张旭的草书。


唐朝有不少著名的书法家,例如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都是名垂千古的大家,可只有张旭能和李白相提并论,足见他在书法上的成就有多高了。


根据历史记载,他的书法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狂”。


而他的狂在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就曾提及,“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长大后通过举荐步入仕途,曾先后担任过县尉、长史等官职,仕途一直不甚顺畅。


当然,除了书法,他也留下了不少诗作,这首《桃花溪》就是他的代表作。


这首诗写于天宝后期,当时的唐朝已经出现了由盛转衰的信号。


他根据《桃花源记》的意境写下了这首诗,隐隐传达出一种避世的思想。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诗歌开头从远景写起。


烟雾袅袅,笼罩着深山野谷。透过层层的云烟,仿佛可以看到一座飞桥横架在山溪上。


在古老的石矶旁,停泊着一艘渔船。


它静静地浮在水面上,不知来自何方,又要去往何处。


舟中的渔翁戴着斗笠,执着一根鱼竿,静静垂钓。


诗人被这样一种宁静祥和的画面所打动,似乎将这渔翁当成了当年那个武陵的渔人,忍不住和他打招呼。


这两句由远及近,不仅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环境,更是写出了诗人对于桃花源的向往吗否则就不会迫不及待地“问渔船”了。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两句承接“问渔船”,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桃花源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两岸的桃花灼灼盛开,芬芳的花瓣随着流水飘然而去,这不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记载的桃花溪吗?


那么桃源的洞口在清溪的哪个方向呢?


渔人没有回答,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这首诗虽然篇幅很短,但是却写得十分巧妙。


不仅将桃花溪的幽美景色写到了极致,更是将《桃花源记》的意境运用得出神入化。


后来蘅塘退士在选编《唐诗三百首》诗,评价道“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这是对这首诗最大的肯定。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可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呢?


连桃花源的最初创造者陶渊明最后不也是“遂迷,不复得路”吗?


其实,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呢?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

相关新闻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慰问暖人心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

在第33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给困难残疾人带去关爱与慰问,2023年5月19日,横溪街道安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