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苏·企业
人物 文化 教育

春江花月夜,孤篇压盛唐,妙在哪里呢

来源:腾讯网 编辑:凌燕 发布时间:2020-07-29 15:46

摘要:《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篇,通篇笼罩着离愁别绪和思古之幽情,清末王闿运对其评价是“孤篇盖全唐”,近代闻一多先生也赞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春江花月夜》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篇,通篇笼罩着离愁别绪和思古之幽情,清末王闿运对其评价是“孤篇盖全唐”,近代闻一多先生也赞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那么,他究竟妙在哪里呢?


春天的江水浩浩荡荡与大海连成一片,潮水托起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照着开满鲜花的江岸。


初唐时候的扬州,江边一定很空阔,没有现在这么多高楼,诗人一边踱步,一边举头望明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什么人最早到江边来看这轮明月?这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开始照着像我一样在江边散步的人呢?怎么也找不到答案,诗人走着走着不觉思绪万千。



那些远游的人现在都在哪里?那些思归的妇人只能守着梳妆台在明月照耀的楼台上看远去的飞雁,托明月寄去千万里的相思。带着月色的江水向远方流去,月亮也将悄悄落下,远游的人啊,你会踏着月色归来吗?


《春江花月夜》全诗共三十六句,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起承宛转谐美,文章气韵无穷。


丰富的意象,开阔的意境,优美的景色,动人的情感,写景中包含着深刻的哲理,语言清丽,洋溢着浓郁的青春气息。在景、情、理的交融中描出一种幽美,深沉宁静的世界。


以整齐为基调,以错杂显变化。以春、江、花、月、夜世间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韵律节奏自然平和,构成了隽永含蓄、寄情意逸的艺术境界,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从初唐传颂到现在,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千年来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高度赞誉。妙在景,更在情,总是不知不觉中触动人们内心的柔软。心随所动,情不自禁。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

相关新闻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慰问暖人心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

在第33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给困难残疾人带去关爱与慰问,2023年5月19日,横溪街道安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