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增强青少年残疾预防意识,营造关爱残疾人的社会氛围,8月19日上午,凤凰村开展"预防伤害致残 共创健康生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为增强青少年残疾预防意识,营造关爱残疾人的社会氛围,8月19日上午,凤凰村开展"预防伤害致残 共创健康生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引导儿童学习残疾预防知识,倡导共建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
活动伊始,一部简短的趣味科普短片以卡通形式向孩子们直观展示了全国残疾预防日的背景与意义。随后,志愿者老师以"先天与后天"为框架系统讲解残疾成因。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既阐释遗传疾病、孕期保健等先天因素的重要性,又剖析交通事故、意外跌倒等后天风险的预防措施。孩子们在志愿者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安全小卫士"三原则:遵守规则、远离危险、及时求助。
在掌握预防知识的基础上,活动通过情景判断题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与残障人士友好相处。志愿者老师提出第一个问题:"视障同学找不到座位时,应该怎么做?"选项包括直接拉拽手臂或轻拍肩膀并描述位置。孩子们踊跃举手,多数选择后者并解释:"拉拽会让人害怕,告诉位置更尊重人!"志愿者老师肯定这一答案,并补充:"沟通时保持耐心,让对方自主决定是否需要帮助。"
紧接着,第二个问题引发更深讨论:"轮椅同学够不到图书角的书,该怎么办?"面对"代替拿书不归还"和"询问需求并协助"的选项,孩子们纷纷选择后者。一名男孩举手道:"应该先问需要哪本,再轻轻放在他腿上,这样他可以自己翻看!"再出发老师总结:"尊重他人的自主性,比'帮忙'更重要。"这些来自童真的思考,展现了平等尊重理念的自然渗透。
为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关怀,活动特别设置"社会友好观察员"环节。志愿者老师通过图片与视频展示盲道、无障碍车厢、盲文标识、第三卫生间等设施。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更是一场社会观念的启蒙。通过情景判断题的设计,孩子们在思考中学会换位理解,在互动中践行平等尊重。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实则是构建无障碍社会的重要基石——当每个个体都能以"同理心"替代"同情心",以"支持"替代"帮助",社会的包容性便迈出了关键一步。
近段时间,居民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意愿持续高涨,不少接种点现场都出现了排长队、人员聚集现象,也存在未预约成功就到接种点现场接种的情况。
由“科幻电影新教父”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IMAX...
古装传奇爱情剧《安乐传》是由成子瑜执导,迪丽热...
近日,湖熟街道绿杨村网格员为村内的危房村民张贴...
6月21日,湖熟街道钱家村组织网格员上门为辖区内的...
由杜淳、袁姗姗主演的家庭情感剧《妻子的新世界》...
5月17日,横溪街道横溪社区开展了以“参与扶残助残...
Copyright ©jujiaojiangs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安备320118920180923号
本网版权所有:江苏涵泰新媒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