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艺术节巡礼·山水(1)】第五届扬子晚报艺术节之华拓

来源:新华在线 责任编辑:月光 发布时间:2019-06-05

摘要: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扬子晚报携手70位江苏当代名家,隆重推出第五届扬子晚报艺术节——“时代春光”江苏当代名家书画大展,画笔颂祖国,传递中国声音。

(全媒体中心:耿倩倩、刘海于、王顺凤)


“时代春光”江苏当代名家书画大展


——第五届扬子晚报艺术节


展览时间:2019年6月12日-18日


开幕时间:2019年6月12日下午15:00


展览地点:南京市建邺区梦都大街50号江苏省现代美术馆1、2、3号厅



江苏省书协主席孙晓云题写本次展名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际会,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的历史性跨越世人瞩目。为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扬子晚报携手70位江苏当代名家,隆重推出第五届扬子晚报艺术节——“时代春光”江苏当代名家书画大展,画笔颂祖国,传递中国声音。本次书画大展将运用全媒体手段进行传播。除了展览前在扬子鉴藏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参展艺术家之外,还将运用直播、视频、H5等新媒体方式进行传播交流。


本期我们要向大家推介的是:山水画名家华拓先生。


参展艺术家:华拓



华拓简介


1940年生,河北景县人。现为江苏省国画院艺术顾问,原山水画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早年从力群学习版画,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班学习,得到黄永玉、王琦前辈的指导。20世纪70年代改学中国画,跟钱松喦、亚明习艺多年。20世纪80年代以助手身份同钱松喦、亚明为国家重要部门多次绘制巨幅作品,并与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人并称为"金陵八家"。多年来,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展并多次获省级大奖和国际大奖。


华拓参展作品





不古不今 不旧不新


华拓的山水画题材多样,手法多变。无论是青海高原、长白天池,还是江南水乡、苗家村寨,都能运用不同的笔墨色彩,表现不同的对象,呈现着崭新的意境。


他常喜欢在以青绿为主调的画面上,安排一些不规则的大小不同的色彩点点,好像西方的点彩派。这种带有浪漫主义的感情色彩,无不给观众留下了丰富想象的余地:或似天女散花,或似画龙点睛,或似天然宝石,或似霞光反照,或似节日盛装……把江山装扮得更加美好。它所呈现的各种妙境,顿使画面更加活跃起来。虽实际生活中未必处处有此景,但在人们理想中希望处处有此景,这就是由自然美升华了的艺术美。


传统的青绿山水是画在绢或熟宣上的,而他是画在生宣上的,所取得的艺术效果显然有别。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青绿山水画法中糅合了水墨写意或泼墨或泼彩或没骨的画法和趣味,显得精工之极又有逸气。他创造了一种介于工写之间的青绿山水画,其色彩处理显得比以往更加沉着、凝重而清气流衍,线条的笔法更见功夫,细巧求力、刚柔相济、疏密有致,有着音乐般的韵律感与节奏感。


著名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先生评价华拓的画是“不古不今,不旧不新”。一方面从理论上论述了继承传统与发展传统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高度赞扬他的画既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今人,而是有他自己的新面目(不古、不旧),但这种新面目又是从传统(不新、不今)发展变化而来的。继承传统就是要与古人缩短距离,汲其精华。发展传统就是要与古人拉开距离,距离拉得越大,个人风格就越突出,成就就越大;发展传统就是要变,每变一次,更上一层台阶,谱写出新的乐章。 周积寅(节选)






墨彩跃动景观奇丽


——华拓画作的审美特色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多元蒸腾的势头,已然成为令人瞩目的景象。在众多画家、画作争春于艺坛的氛围下,华拓的山水画,以其跃动的墨彩、奇丽的景观,独树一帜,旗帜至为鲜明,审美大抵富于个性化、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独特性。


华拓年逼耄耋,可谓老画骨了。然而,在中国画创作上,却摒弃了老年横秋,墨守成规,而力求新颖超脱、生机盎然。他对传统中国画的精髓,一直用心领悟、孜孜求解,所获多多。对祖国千姿百态的壮丽河山,北国风光,南国景象,敬仰有加,观赏中付出大爱,写生画稿等身。宛如许多卓有成就的画师大家一样,在“师传统、师造化”的双向实践中,积极思考、勤于墨耕。


众所周知华拓以青绿山水名世。但必须明确指出的是,他笔下的青绿山水,已非传统意义上笔笔工整的青绿山水的翻版,而是铸融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并且在色彩的响亮和微差处理上,吸收了西画因素,让传统画法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也同时奏响了呼唤改善生态环境的时代旋律。就山水画审美倾向而言,鉴于他长期供职于江苏省国画院,受到过钱松喦、亚明、宋文治等名师大家的指点、教导,在耳濡目染中,一种整体上清丽、朴厚、儒雅、神圆的南方山水风范,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山河新貌”的时代指向,已然扎根于他的艺术身心。另一方面,这些大师们对各具个体特色的创新把控,更进一步激发了华拓在艺术上唯新是求的理念和实践。






观赏他的作品,不期而然地会从中感受到,滋润、舞韵、雅致、瑰丽的种种意趣。变化感、流动感、诗意感明显,有的作品还显示出一种构成感和俏皮感。作者在表达奇峰险嶂、松涛鸟鸣或山村生态、村塘凝翠等自然和人文景象时,总是努力并巧妙地调动一切造就形式美的艺术要素,调动大与小、动与静、冷与暖、泼与写、疏于密、黑与白、实与虚等等对比中寓统一的手法,去博取理想的诗境画意,常常会让人们在欣赏中感到快慰和心神怡悦。


作者纵笔泼彩,往往打破框框、不拘成法。尽量避免重复别人、重复自己,叩开情景独具、格调新颖之门。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与青山绿水户籍有别而又联系紧密的青紫山水、青墨山水、清赭山水、赭黄山水等等同质异趣的画面,真是丰富多彩,取得了非一般山水画所能具备的创作性的艺术精神。皴法从自然生态上提炼新笔势;色彩在随类中充分展开富于浪漫情怀的想象力而大胆泼洒;笔法,则是粗笔、阔笔、细笔、柔笔并举,不择手段地去构筑画面的新意境。


他的不少作品还会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阔笔铺排的山峦,与细笔丰密的树叶,在引人注目的表现中,对比得生趣浓郁,给人以非常规的审美感受。诚如石涛所言,“用无不神而法无不贯也,理无不入而态无不尽也。”


华拓在山水画创作的长期求索中,在推进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努力实践中,取得的成绩是十分可喜的;其作品在“推陈出新”的探讨上,也足可为不少画家提供比较成功的参考。丁涛(作者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评论家)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聚焦江苏)”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站,过期视为认同。 本网客服 Q Q:1549573187。

相关新闻

安民村丨关爱困难残疾人 走访慰问暖人心

解溪社区:“疫”不容辞,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近段时间,居民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意愿持续高涨,不少接种点现场都出现了排长队、人员聚集现象,也存在未预约成功就到接种点现场接种的情况。

最新新闻

推荐新闻

  • 《沙丘2》收获如潮好评 IMAX特制拍摄续写传奇

    由“科幻电影新教父”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IMAX...

  • 安乐传大结局看似圆满,但背后的真相更令人绝望和...

    古装传奇爱情剧《安乐传》是由成子瑜执导,迪丽热...

  • 绿杨村网格员关爱民生,为危房张贴警示牌

    近日,湖熟街道绿杨村网格员为村内的危房村民张贴...

  • 钱家村网格员:关爱残疾人,辅具送上门

    6月21日,湖熟街道钱家村组织网格员上门为辖区内的...

  • 袁姗姗 杜淳新剧《妻子的新世界》引热议,逻辑定位...

    由杜淳、袁姗姗主演的家庭情感剧《妻子的新世界》...

  • 横溪社区丨参与扶残助残文明实践 共创和谐文明社会

    5月17日,横溪街道横溪社区开展了以“参与扶残助残...



Copyright ©jujiaojiangs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苏ICP备18052071号-1

苏公安备320118920180923号

本网版权所有:江苏涵泰新媒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