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基层人大工作的优化提升,代表建言献策的意识在持续增强,提出建议的主动性在不断提高。
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是法律赋予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代表人民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实现政治参与、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近年来,随着基层人大工作的优化提升,代表建言献策的意识在持续增强,提出建议的主动性在不断提高。然而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虽然大部分建议能紧扣发展、稳定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但仍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议办理的效果。我们以此为出发点,结合江宁开发区人大工委工作实际,就如何提高基层人大代表建议质量作一些初步的分析与思考。
一、江宁开发区人大代表提出建议的基本情况分析
从园区代表结构看,江宁开发区辖区内现有区人大代表18名(含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3名),占全区代表总人数的6%,其中党政领导8名,企业单位负责人6名,专业技术人员4名,普遍具备知识层次高、代表性较强的特点。
2. 从建议提出情况上看,本届(2017年)以来,开发区代表团共提出代表建议29条,平均每次会议提出建议7条左右,占全区代表建议总量的4.7%。建议涉及的内容中,有8条为道路交通类、2条为社会保障类,其他都是涉及代表相关专业领域方面。
3. 从代表参与程度上看,提出建议的代表总人数为8人。其中有1名代表共提出8条建议,有4名代表提出过1条建议,而有10名未提出过建议。未提出建议的代表中,有7人为党政领导。
4. 从建议办理情况上看,代表建议通常在每年4月份进行首次面办;6月份主办单位正式书面答复代表;7月份所有主办单位按要求将办理结果上网公开;10月份主办单位通常通过电话等形式向代表通报建议办理情况。目前来看,本届以来所有建议的答复率和代表满意率都为100%,但实际落实情况还有待考量。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客观看来,当前代表建议的质量还不够高,代表的职能和建议的功能发挥得还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少数代表业务素质不高。一方面,代表水平能力参差不齐。有的代表本身思想认识、法律意识和理论水平不足,对代表的权利和义务不甚了解,责任意识、依法履职意识欠缺。有的代表从不递交建议,审议发言时也没有提出过可供操作办理的口头建议。另一方面,代表建议基本要求把握不准。从近年来提出建议的情况看,有的代表对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认识模糊,提出的建议超出本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短期内难以落实。我们每年在征集代表建议初稿时,都发现有2条左右的建议是需要市级乃至省级层面解决的范畴。有些建议维护的只是本单位的局部利益或强调部门利益,缺少大局观念,站位较低,甚至有代表提出的建议在文字中直接说明是请帮助自家企业渡过危机。有些建议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内容比较笼统、抽象,没有具体的意见和要求。
2. 代表联系群众不够密切。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代表“代表意识”不强。缺乏为民代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单纯地把代表职务看成一种身份和荣誉,很少参加代表小组活动。我们每次组织视察活动,参加的代表仅有10人左右,有个别代表以会议冲突等为理由从未参加过代表组活动。二是没有主动走访选民。在视察活动和执法检查中鲜于接触群众,参加代表活动也只是走马观花而已。三是没有充分利用代表接待日等代表活动平台。即使参与了接待选民等活动,也没有深入研究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发区代表团在“人大代表之家”每月开展接待选民活动,但是履职登记上很少有一些实实在在的反映问题的记录。
3. 调研不够扎实深入。代表调研不仅要关注具体的个性问题,更要注重研究深层次的问题,更多聚焦直击当下、与时俱进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才能够具备广泛的社会性、针对性,建议方案才能够具备可行性。然而大多数代表在党内、行政内或者企业担任领导职务,整天忙于业务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做好调研。即使有的代表进行了调研也只是简单的浮于表面,没有深入思考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途径。以江宁开发区为例,每年年初都会根据园区中心工作,把重大项目建设进展、社会治理体系、重点民生工程推进情况等作为监督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印发给代表,但每次实际组织代表视察调研时,能感觉到代表没有提前做好功课,参加大多是走过场而已,没有结合视察调研主题提出相关代表建议。
4. 建议办理落实力度不够。实践中,一些承办部门思想认识不到位,领导不够重视,把建议办理工作看成走过场,不与代表见面,不到现场调研,敷衍塞责、简单应付。本届以来,江宁开发区代表提出的29条建议中,有2条建议的办理是部门科室负责人参与面办,没有分管领导带队。有的承办部门不进行深入研究,不强化责任,当做一般性工作简单应付,推进力度不够,造成代表建议的落实情况与代表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严重挫伤代表提出建议的积极性,导致代表不愿提出建议,或者同样一件建议反复多次提出。据了解,本届以来的代表建议中除了8条关于加强道路建设的建议,其他的建议都是依照现有的政策进行回复,不求甚解。大多数代表碍于“情面”,虽然都给了100%的满意度,但是实际上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综上所述,尽快提高代表建议的质量和水平,已经成为当前紧迫又重要的任务。
三、关于提高建议质量的对策建议
提高代表建议质量是增强基层人大工作质效的现实需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确保人大代表正确有效行使手中权利。为此,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1.“手把手”强化业务辅导。坚持将提升代表综合素质为提高建议质量的先手棋。一是注重日常培训。坚持把代表培训工作列为年度工作重点,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定期邀请相关领域 “专家”进行专题讲授,真正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二是注重联系选民。采取提前告知、在网站上通知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向选民述职、接待群众等活动的参与度,积极发挥民情联络员作用,帮助代表全面深入了解群众诉求。三是注重活动参与。邀请代表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常委会组织的各类相关活动,为代表了解区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四是注重学习积累。结合年度工作重点和培训内容编印《学习资料汇编》,定期发放到每名代表手中,丰富代表的学习内容。
2. “实打实”深入谋划调研。坚持将深入调研作为提高建议质量的关键环节。一是精心选择调研课题。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拟定调研课题,供代表选择关注的议题深度参与调研,以便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二是合理安排调研时间。坚持拟定调研方案并提前告知,为代表调研做好准备,保证代表有时间围绕调研内容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三是安排代表重点发言。在调研活动前,根据调研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专业领域的代表做好重点发言准备,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发言质量整体提升,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3. “点对点”加大督查力度。坚持将加大督查力度作为提高建议质量的有效途径。一是基层人大工作机构要加大对建议办理情况、答复情况的跟踪落实,及时参与人大常委会的相关交办会议,明确任务要求、强化责任落实。二是通过电话走访、实地调查多种途径方式,注重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查看承办部门的落实情况,努力使合理化的建议真正落实到位,缩小代表满意率与落实率的差距。三是建议落实情况向社会公布,对于好的建议落实案例,可通过新闻媒体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4. “力传力”建立激励机制。坚持将建立代表提出建议激励机制作为提高建议质量的有效抓手。特别是在发挥好党政领导代表作用上,要加强探索实践、形成有效机制。一是评比奖励。定期开展优秀建议评选活动,每年评选出10%的建议作为优秀代表建议,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表彰。二是公开宣传。制作优秀建议汇编印发人代会或者发给每位代表,适时召开经验交流大会,大力宣传推介为民代言的先进典型。三是与考核挂钩。将代表撰写建议情况作为年度履职考核和换届提名连任的重要依据,不断增强代表撰写高质量建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近段时间,居民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意愿持续高涨,不少接种点现场都出现了排长队、人员聚集现象,也存在未预约成功就到接种点现场接种的情况。

由“科幻电影新教父”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IMAX...

古装传奇爱情剧《安乐传》是由成子瑜执导,迪丽热...

近日,湖熟街道绿杨村网格员为村内的危房村民张贴...

6月21日,湖熟街道钱家村组织网格员上门为辖区内的...

由杜淳、袁姗姗主演的家庭情感剧《妻子的新世界》...

5月17日,横溪街道横溪社区开展了以“参与扶残助残...
Copyright ©jujiaojiangs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公安备320118920180923号
本网版权所有:江苏涵泰新媒体有限公司